时间: 2025-03-26 13:11:58 | 作者: 爱游戏官方网站下载
淮河沿岸,田间地头已是一派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。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,一粒粒再普通不过的稻米,凝结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坚守。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白莲坡镇,有一种曾被乾隆钦定为宫廷贡米的稻米,如今仍是这片土地的金色名片。
怀远县白莲坡镇的清晨,薄雾还未散去,蚌埠皖浙农业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皖浙农业”)总经理张春连已蹲在田埂边,查看稻虾共生田的水位。
“稻苗刚插下去,小龙虾苗也得跟上,可资金链绷得比田里的水线还紧。”张春连说。曾经的贡米原产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糯米生产加工集散地,目前怀远县糯稻播种面积达90万亩,年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。皖浙农业结合当地优势,积极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,其承包的土地横跨三村,吸纳当地村民近百人就业。
张春连说:“自公司创立之初,我们就专注于本地特色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,目的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。”
然而像张春连这样的农业企业负责人却面临融资困境。“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小、管理机制不完善,都会存在财务管理薄弱、账目混乱等问题,难以满足银行授信条件。”蚌埠金融监督管理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任艳庆告诉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记者。
“市场波动和自然因素的叠加影响,导致我们的产品营销售卖遭遇重创,流动资金变得紧张。”张春连坦言,“稻虾综合种养和小龙虾良种繁育技术的研发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,我们在资金上显得力不从心。这样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日常运营,也限制了我们的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。”
最让张春连焦虑的是,企业前期的销售回款尚未完全到位,而工商银行的90万元信贷还款期限仅剩半月。
面对农业企业的融资现状,安徽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出台《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专题活动方案》。按照方案要求,蚌埠金融监管分局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进一步筛选出有贷户、疑似无贷户名单,结合主体融资需求、已有信贷关系、开户行等真实的情况,将经营主体分解到各银行,引导其主动对接,宣传惠农政策,推介适配产品,提供优质服务。
政策下发后,工商银行蚌埠分行立即对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,为其量身定做无还本续贷的金融服务方案,实现了放款与还款的“无缝对接”。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,升级信贷产品,为企业量身打造“种植贷”,提升贷款额度至200万元。
“有了银行的支持,我们不仅短期内缓解了金钱上的压力,更在长远上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”张春连满怀信心。
皖浙农业往西,30公里外,蚌埠市兄弟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兄弟食品”)工厂厂房里,机器的轰鸣声与米香交织,糯米在这里蜕变成粉。
该公司专注于对怀远糯稻的深加工与品牌化,磨粉机旁产出的糯米粉,正是企业核心品牌“雪枣牌”的重要产品。
回想发展史,该公司负责人说起彼时的困境:“我们虽然手握多项糯稻加工专利,却也曾因非货币性资产难抵押屡屡碰壁,影响了企业进一步研发工作。”
在农业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常面临贷款抵押物的难题,农用设施、土地等固定资产评价估计价格有限,核心技术成果等非货币性资产又无法作为有效抵押物,融资瓶颈突出。
针对该现状,安徽金融监管局2022年组织实施“农业保险+担保+信贷”融资行动,加大信贷投放。推动开发农业生产设备、活体资产等保单质押信贷产品,拓展涉农融资。
蚌埠金融监督管理分局同时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,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辖内特色金融理财产品,如肉牛特色信贷“兴牛贷”、商业性能繁母牛养殖保险等。
农业银行蚌埠市分行推出“科技e贷”,以知识产权质押为核心,在2024年11月为兄弟食品发放1000万元贷款,破解其融资困境,支持了企业的日常运营和进一步研发工作。
“作为一种小微企业贷款,‘科技e贷’能够同时满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的需求。不仅融资额度高,而且融资期限长,重要的是担保方式灵活,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可采用信用、知识产权质押、抵押担保等方式。”农业银行蚌埠市分行业务部负责人韩立国介绍。
“过去银行要厂房、要设备,现在连专利也能‘变钱’。”企业负责人感慨。如今,公司制作线条,享有多项专利,年加工糯稻能力突破5万吨,并且与三全、思念、娃哈哈等国内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据悉,针对长期以来农户面临的担保难、贷款难等问题,农业银行蚌埠市分行还推出“惠农e贷”,无须担保、随借随还。截至2月末,“惠农e贷”余额54.2亿元,较年初增加8.3亿元。
从“不敢贷”到“放心贷”,从“等米下锅”到“稻米生金”,蚌埠地区的信贷数据持续向好,金融活水正润泽着蚌埠农业的春天。